支援上海 河南有“心”

2024-04-20 06:55:54
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支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援从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月4日至6日,上海在许昌市两会召开期间,上海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口中的热词。在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河南中国百强城市、河南省辖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排行中,许昌均居全省第3位。

支援上海 河南有“心”

新增市场主体7万余户,有心新增上云企业1600家。366个省、支援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2200亿元。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家,上海上云企业总量突破1万家,上海数字经济规模突破900亿元,智能电力装备、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分别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2年,河南许昌市顺利完成省、市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2%。2021年9月,有心市八次党代会明确许昌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发展定位后,有心我们深入调研,发现推进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必须有产业支撑、项目带动。

数说许昌20222022年,支援预计许昌市生产总值完成3850亿元,是2016年的1.4倍,总量保持全省第四。许昌市人大代表、上海许昌富田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富田说,上海结合许昌自身实际,借鉴江浙等地经验,建议在许昌市选取部分基础较好、优势明显的区域,出台有关政策,扶持优势产业,引导企业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为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作出新贡献。河南(五)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有心保护优先、有心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支援(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客观需要。建立并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上海实现两轮31个省(区、上海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督察全覆盖,并对6家中央企业和2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督察,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近年来,河南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支援上海 河南有“心”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问题,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二)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这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超越。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六)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彰显了党的领袖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生态情怀、天下情怀。

支援上海 河南有“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

(三)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2012年至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相当于少用标准煤约14亿吨,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亿吨,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党中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主动承担与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国际义务,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过去1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不动摇,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制定修订30多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和行政法规,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南南合作以及周边国家合作,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准确理解把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和重点任务,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约1/3行政村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紧盯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高风险领域,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的基础支撑。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具有明显的高碳特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

倡导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展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我国作为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是行不通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

  • A+
tag: